
10月19日,第二十二届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分论坛在徐汇举行,会上成立上海首个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中心,汇聚徐汇区法院、检察院、商务委、公安分局、司法局、文化旅游局、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徐汇海关及徐汇公证处等9大部门集中办公,为企业提供集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运用、服务等于一体的全链条综合服务。
近年来通联随配,徐汇持续夯实知识产权保护根基,“十四五”期间全区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市第一,累计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认定项目数、PCT国际专利申请总量、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金额等均居中心城区第一。同时,徐汇还成功发行“十四五”全市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完成全国首批公共数据资源登记,上海市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徐汇区服务站正式运营,在数据要素领域率先突破。
因此,徐汇乘势而上,成立上海首个数据知识产权运营服务联盟和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知识产权发展中心、保护专业委员会、运营联盟,推动人工智能和知识产权的共生演进。
既然区内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已如此密集,为何徐汇还要建立一个“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中心”?当天论坛上发布的《知识产权赋能徐汇区域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调研报告》中可以找到答案。
报告指出,2024年全年数据显示,徐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专利占比高达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数的三成。其中,围绕大模型等生成式AI技术的专利申请量较2023年增长约30%,专利申请主体数量较2023年增长约46%。这意味着通联随配,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正成为徐汇区域创新最活跃的增长极,加速显现产业集群效应。
为精准响应人工智能产业的创新需求,徐汇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中心应运而生。据悉,中心将每周组织举办1-2场政策宣讲、行业交流、专题沙龙与技术路演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精准匹配不同产业、不同企业的多元需求,激发市场的创新活力。
论坛举行前不久,全国首个针对网络游戏企业商业秘密的标准文件《网络游戏企业商业秘密管理规范》(下简称《规范》)于10月16日正式发布。该《规范》作为徐汇区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徐汇区市场监管局联合上海市标准化协会、徐汇区游戏企业版权保护联盟共同起草,明确了游戏开发技术、核心设计文档等技术信息以及未公开的图素、设计、形象、地图、技能特效、动态画面等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创意、未公开研发内容等均属于网络游戏企业的商业秘密,市场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将予以支持保护。
“全链条保护不仅让企业‘推开一扇门’就能解决一揽子问题需求,更精准回应了网络游戏企业当下最迫切的需求,让企业有被陪伴、被支持的踏实感。”一家知名游戏企业负责人这样感叹。
徐汇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中心位于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选址漕宝路650号知汇大厦一楼。这里既位于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又与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服务中心以及商标审查协作中心等市级知识产权核心机构近在咫尺,形成了“上下楼”即达的知识产权服务垂直生态圈。企业无需四处奔走,仅在相邻两栋楼内即可完成从快速维权、专利预审到数据确权等全链条服务,实现从“物理集聚”到“功能协同”。
下一步,徐汇将继续形成“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数据驱动”的复合型竞争优势生态闭环通联随配,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与知识产权保护双向赋能。
冠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